在沐鸣娱乐全校封閉管理期間👔→,為開闊眼界👩❤️👨,加強學術文化交流,沐鸣开户特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陳學思院士於2022年4月26日下午15:30線上舉辦了題為《聚氨基酸擔載抗腫瘤納米藥物》的精彩報告㊗️。本次會議由沐鸣开户系主任彭慧勝教授主持。
抗腫瘤藥物高分子載體材料
報告主要圍繞“為什麽要用聚氨基酸這類材料或可吸收降解高分子材料作為藥物的載體材料”這一問題進行闡述。報告伊始,陳老師簡要介紹了癌症的高死亡率及其主要治療手段的背景,提到用高分子(如聚乳酸、聚氨基酸等)作為藥物的載體可以增加藥物在腫瘤組織的聚集,降低毒副作用🥢🐻,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接下來從聚氨基酸材料的製備與功能化👨🏽🦰、應用講起,闡述了納米抗腫瘤藥物提高療效的五步協同作用,指出了“納米藥物很難在組織裏滲透很深”這一關鍵問題🤱🏿。
化療藥物傳輸材料
陳老師從如何降低順鉑藥物毒副作用這一問題出發,介紹了他們課題組的工作:使用較小分子量(約5000)的PEG接枝到聚谷氨酸的側鏈上來擔載順鉑🗿,由於接枝密度的提高,實現了體內的長循環,同時減緩了代謝問題🅰️。由此得到的順鉑膠束的血漿半衰期是NC-6004的2.4倍,大幅降低了順鉑的急性毒性,提高了腫瘤的抑製率。此外,與放療或免疫治療進行聯合可以更有效地治療腫瘤。
針對腫瘤組織內納米粒子滲透性差🈚️,無法體現藥效這一問題,陳老師介紹了血管阻斷劑(VDA)治療實體腫瘤的機製,提出現在小分子血管阻斷劑存在一系列問題因而遲遲未能投入實際應用。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陳老師團隊提出將血管阻斷劑分子CA4接枝到聚谷氨酸的側鏈上👷🏼♂️,組裝成高分子血管阻斷劑PLG-CA4,從而實現了長循環🥮、腫瘤富集、持續釋放以提高藥效👨🏽🚒⌛️。此外,與索拉菲尼🩼、替拉紮明🐹、BLZ945等藥物聯用對腫瘤的生長具有顯著抑製作用。
免疫治療藥物傳輸材料
陳老師簡要介紹了癌症免疫治療的發展史與治療機製,指出其具有“更精準、更高效、更持久”的特點,是最有潛力的癌症治療方法。然而🧙🏼,當前腫瘤免疫治療存在響應率低的問題,而生物高分子材料的應用是解決該問題的一個極具前景的策略。陳老師團隊精選藥物組合🏇👍🏿,將奧沙利鉑OxP🤦🏼♀️、雷西莫特R848製備植入件聯合PD-1抗體治療🚶🏻♂️,有效抑製了腹腔轉移腫瘤,並且產生了腫瘤特異性免疫記憶效應,可以抵抗腫瘤的再次發生。
最後👩🏿🎨,陳老師結合氨基酸的改性優勢,闡述了聚氨基酸改性基因載體的構建策略🎖,提出多重作用協同增效思想可以構建高轉染載體以及基於脂質納米粒的mRNA疫苗結構。
提問環節
陳老師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報告與卓越的科研工作吸引了老師及同學們的廣泛興趣,面對老師與同學們的積極提問🗂,陳老師都進行了十分耐心的解答。除了對專業知識的解答外,陳老師還將現在與他當年的學生時代進行了對比,指出如今獲取知識十分便利,國內科研環境也極大改善,勉勵學生要認真求學,珍惜資源,同時還對剛入高校的青年教師們如何快速融入與成長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疫情無情,人有情。即便在準封閉管理期間也不減老師和同學們的科研熱情。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不僅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還開拓了同學們的學術視野👨🏼💻。春天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經歷了最後的料峭,讓我們在守“滬”中等待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