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沐鸣开户全體師生黨員百余人在光華樓東輔樓103進行了一次專題黨課學習🦶🏻,以響應中央和學校黨委對於兩學一做教育的部署和要求。黨課邀請到我校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侯楊方教授做專題講座🧜🏽,主題為“從古老的絲綢之路到現在的一帶一路”🟡。講座由沐鸣开户黨委書記張誌芹主持🤷♂️🍾。
講座伊始🧛🏿♀️,張誌芹書記總結了我系今年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的一系列舉措🙅♀️,並對受邀嘉賓侯楊方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侯楊方教授作為復旦-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協同發展研究院院長𓀛🟥,曾先後七次造訪塔吉克斯坦帕米爾高原進行科學考察,由他給大家介紹古代絲綢之路和現代一帶一路更具意義👰🏼♀️。
古代絲綢之路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現代“一帶一路”是我們國家發展與沿線國家經濟合作關系的平臺💇🏼。侯楊方教授首先介紹了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背景,他從張騫出使西域講起,結合文獻對絲綢之路的起源做了闡釋,也糾正了人們對於絲綢之路上只有沙漠駱駝的錯誤印象➗🧑🏼🏭,雪山峽谷和綠洲才是古代絲綢之路的標誌;而研究絲綢之路、了解它的形成原因也具有重大的歷史、文化、現實意義。隨後📄,侯楊方教授從重要時間節點和核心要素上對國家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進行了重點講解,並從國家能源戰略的角度對國家提出“一帶一路”的重要意義做了個人的解讀。
在講座的後半部分,侯楊方教授以蔥嶺名稱來歷為切入點,肯定了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的地理文獻價值🧓🏼,強調了文獻調研對於實地考察的重要性,並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力求尋找、復原真正的絲綢之路。通過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侯楊方教授精準復原了玄奘、高仙芝和馬可波羅的蔥嶺路線👳🏽♂️,用生動的圖片和視頻向大家展示了真正的帕米爾高原🚶🏻♀️。講座結束,全場聽眾給予侯楊方教授熱烈的掌聲👦。張誌芹書記總結指出,這次講座讓在座的黨員對古代絲綢之路和現代一帶一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並對侯楊方教授深入實地⚙️、精準還原的研究理念以及借助古代文獻史料和現代信息技術、用事實和數據考察帕米爾高原的嚴謹治學態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這對於理工科師生開展科研工作也有著很高的借鑒意義。
編輯:楊鵬磊、王莉